至西周末期,气候更趋干旱,以致游牧为生的犬戎族东侵,周幽王被杀,平王迁都洛阳,遂使洛阳成为东周的政治、文化中心。
从战国时代开始至西汉中期,寒冷气候开始侵袭中华大地,其霜降平均日期,在黄淮海地区相当于公历10月24日左右,比今天郑州、西安(10月30日霜降)提前了一周。北方草原地区因寒冷气候而引起土地生产力下降,匈奴南侵与西迁。关中地区虽为京畿之地,但早涝灾害时有发生,京城食用主要依靠中原地区的漕运输入。
中原地区由于气候条件较好,生产与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文化普遍得以较快的发展,因此西汉时全国的文化发达地区在齐鲁梁宋地区,东汉时则转移至南阳、颍川、汝南、陈留、河南一带。魏晋南北朝为我国的气候寒冷期,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是北方游牧民族轮番入侵中原农耕地区,引起中原地区战乱不断,但文化发达地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洛阳在这一时期或作为陪都或首都,自然成为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
隋唐时代气候有过短期转暖,整体上气候呈转干趋势,虽然京都建在长安,但转干的气候加上东汉以后长安屡遭战争破坏,使关中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要维持京都的费用相当困难。洛阳位于我国的中部,气候条件和物资转运较长安方便得多,而且从政治上考虑建都洛阳也便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因此政治、经济中心从长安转移到了洛阳。同时洛阳也成为隋唐时期的文化中心。
北宋定都开封,开封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北宋时期为全球气候加速转向寒冷的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侵袭南下,再加上整个黄河流域自然环境渐趋恶化,农业生产相对衰落,终于在1127年以游牧为主的契丹灭亡了北宋,导致中原地区的大批文人学士及能工巧匠南迁江南,从此全国的文化中心离开了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