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击地球怎么办,其出现机率有多大?

文章主题:天文历法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12-25 12:10:55

在太阳系小行星带有着无数颗小行星在运行,它们将来会撞击地球吗?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有多大?

小行星撞击地球

已经被人类发现的千余颗近地小行星中,直径240千米以上的16颗。尚有90%以上的直径1000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还未被发现,直径50米以上的小行星数量达万颗。地球如果与这数百万颗小行星中的任何一颗相撞都会造成巨大灾难。科学家预计,对人类文明带来重大灾难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来说,平均50万年发生一次,一直径100米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平均每1万年一次。

小行星撞击地球怎么办?

小行星撞击地球怎么办

研究表明,直径达1000米的星体,约10万年会有1颗冲入地球大气并撞击到地面上,会引起全球性的灾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科学观测小行星,及时发现可能与地球相撞的星体,科学确定小行星的直径、速度、撞击角度等,然后发射核弹,把它炸毁或者改变它的运行轨道,使之远离地球。

小行星是怎么形成的?

小行星是怎么形成的

1、大行星破碎说。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有颗大行星,因某种原因爆炸了,炸成的碎块形成了一个小行星带,这在以前是比较有影响的小行星起源假说。

2、小行星碰撞论。认为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着一些行星“胚胎”,由于它们的轨道分布杂乱无章,在漫长的岁月不断发生碰撞,造成大量碎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小行星。这个假说很好地解释了小行星不规则形状。

3、原始物质形成论。小行星与大行星一样,都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由原始弥漫物质形成的,小行星的起源和形成是太阳系起源问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小行星是怎么发现和命名的?

小行星的发现和命名

从1925年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定,新发现的小行星不能马上编号命名,只能先给一个“临时户口”。在发现的年份后面加两个英文字母,如1949md表示在1949年6月下半月发现的第四个小行星,发现者必须计算出它的轨道,并又得到两次以上的冲日记录才能取得“注册登记”的资格。

小行星的科学利用前景如何?

小行星的科学利用

由于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不大,它们不会经受各种内在活动的影响,可以保留许多太阳系早期的原始物质和信息,是科学家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活化石”。另外,从陨石资料中得知,一些小行星几乎完全是由铁和镍等金属物质组成的,是绝好的矿石。为了解决地球资源匮乏的问题,科学家也设想去捕获小行星,控制它落向指定的地点,或运行到离我们较近的位置上,然后进行开采。同时近地小行星,特别是特殊轨道的小行星是进行太阳系和深空探测的理想中继站。

小行星为什么受科学家的格外重视?

小行星受科学家重视

这是因为科学家利用小行星的冲日观测,可以测得十分准确的天文单位值。通过对小行星的精密测位又可得到天球上的基点(如春分、两极)的准确方位,以改进星表中恒星的坐标,科学家还从小行星受到的大行星摄动,将大行星的质量定得很准。

此外,一些近地小行星对人类有一定的威胁,特别在航天时代,科学家必须要对它们有清楚的了解,以防止在宇宙中“触礁”。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