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祭神献鬼的活动,一般都要由“董萨”主持,(即巫师,当地汉语称为“魔头”)。“董萨”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人们信赖他,并通过他祈求神灵的恩赐。
地位最高的“董萨”叫“斋瓦”,他们主持最大的宗教祭祀活动“目瑙”,念“木代”神。“斋瓦”是本民族中最有知识的人,他们谙熟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故事,享有崇高的威望。
次于“斋瓦”的一级巫师叫“戛董萨”,他们能念“斯氐卜”地神。再次是“大董萨”,他们主要是念诸神中的其他大神,如风、雷等神,通常在生产中的祭祀和丧葬中,常请他们主持。
再就是“小董萨”,他们不能念杀牛、猪等献祭的大神,只能念以鸡、干鱼、老鼠献祭的小祭祀。
还有一些被称为“能文董萨”的巫师,他们多数不会念神,只会打卦问卜。
还有一类能做所谓“呼风唤雨”、“爬刀梯”卜卦等巫术的人,称为“迷蜕”。能当“迷蜕”的人也不很多,只有聪明机智并经过挑选的人才能担任。
19世纪以后,基督教和天主教逐渐传入景颇族地区,因此很多人接受了基督教和天主教。景颇族一旦信仰基督教便不视为是个人的事,往往以户为单位全家信仰。不少的村寨鬼神崇拜与基督教、天主教并存。
景颇族礼仪禁忌
到景颇族山寨要步行,不能为了表示你的友好而去摸景颇族人的头,也不能从后面拍景颇人的肩膀,因这会被认为是欺人的行为。进入景颇族人家,要在主人指定的位置就座,主人家的卧室是不准外人进入的。景颇族喜欢从山上采些阔叶回来当碗碟,但在饮食中,叶子千万不能倒着用;吃饭喝水不能发出响声。景颇族忌吃狗肉。景颇族的鬼门、鬼桩禁止触摸。在参加“目瑙纵歌”时,作为客人,跳舞时不能跑到“瑙双”(领舞者)前面去跳,应跟在大队伍后面。
景颇族的目瑙节
景颇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传说看,景颇族在宁贯瓦时代前,就有过“目瑙节”的习俗,到瓦切瓦时代,才把它改为祭祀节日。日期在正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共过4天。每逢节日,景颇族的男女老少便聚集舞场,穿着盛装,满怀喜悦地迎接这盛大仪式,“目瑙”舞场喜气洋洋。“目瑙”广场的中心,竖立着“目瑙”柱,左边的为雄柱,右边为雌柱。每棵柱上都画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正中间交叉着两把银光闪闪的大刀,在两边稍矮的两棵柱上亦是图案饰绘,上下共有两道横匾,上面匾画有雄伟的木省腊崩山下,其中含有深奥意义,相传景颇族的祖先发源于北方的木省腊崩山下;下面横匾画的是家畜、农作物,展示了景颇族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紧靠“目瑙”柱和横匾,是两座奏乐高台,围绕高台的木桩上,挂有各种乐器,最外层围的是竹篱笆,开有两道门。“目瑙”开始,礼乐齐奏,礼炮齐鸣,欢声雷动。在领舞“瑙双”的率领下,来自各地的景颇族同胞,赠物敬酒,翩翩起舞。仪式一经揭开,要跳数天数夜,从早到晚,从昏到晨。踩花节春节后数日举行,男女青年在这日上花山相娱,谈情说爱。另外,景颇族也过泼水节,内容和形式同傣族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