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悠久、隆重的传统节日,欢度春节俗称过年,性格豪放,平素就爱热闹的天津人,一进腊月门,人们枕格外勤快了,说话也和气了,是是非非的没有了,紫萝卜——心里美。为嘛?天津人说:图个吉利,图个热闹,图个大人孩子乐乐哈哈。下面介绍天津人有别于外地的年俗。
腊八儿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俗话说:“腊七腊八儿,冻死两仨”。腊月初八儿,正值农历”四九”中,天寒地冻,很多穷苦人暴尸街头。因此,一些寺庙和行善的殷富之家,高搭席棚,大锅熬粥,沿街向流浪街头的穷苦人施舍。久而久之,天津人就形成腊八儿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用江米、绿豆、红豆、栗子、花生米、小枣等主料,加白糖、青丝、爪条小料熬成。红、黄、绿、白相间,犹如满碗珍珠,看起来就痛快,就吉利。
从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年货市场一派繁荣兴旺。旧时,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就别提多热闹啦。货摊一个紧挨着一个,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玩风葫芦
天津的小男孩过年最爱玩风葫芦,比谁抖的最响。“刘海牌”风葫芦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名牌”,不仅响声大,还耐摔。再说掌柜的很会做广告。他在摊前抖的双响风葫芦特别大,直径不小于车轮,添成红色。抖的工具不是两条棍拴着一根线绳,而是一条一寸宽的皮带。两手一抖,发出巨声,震耳欲聋。孩子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生意十分兴旺。
糖瓜祭灶
旧时,天津烧柴灶,柴灶上供奉灶王爷。灶王爷从请进家门,烟熏火燎,面目变黑,一年到头来吃尽苦头,很不容易。糖瓜凡是用麦芽糖制作的,有元宝形的、瓜形的、圆球形的,还有带芝麻的。圆形的叫金豆子,长条形的称金条。灶王爷吃糖瓜儿,尝到点人间的甜头,也堵住了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企求个顺顺当当。
吊钱儿
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辍。吊钱儿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实物形,如口叨着元宝,身驮着聚宝盆憨厚可爱的“肥猪拱门”,象征着和和美美的金色飞鸽,还有聚宝盆等。实物美贴在门窗的玻璃上。一种是图案类,长方型红色,花卉中加着吉祥话,如“四季平安”、“大发财源”、“年年有余”等等,下缀椭圆型的散穗,图案型贴在门窗的横棱上。因为各种图案都在上方刻有铜钱的图案,所以俗称吊钱儿。
“大纸”“五大家”和“抢头香”
旧时大年三十,天津人供奉全神像,全神像又称作“大纸”。“大纸”确实很大,一张四开大小的方纸上,画满几百尊神仙。上至释迦牟尼、南海观音、十八罗汉,下至门神、土地神,还有那些分辨不出名姓的神。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只要是各寺庙供奉的神像,统统身在其中,按职位的高低,从上而下排列。供品也很丰盛,有水果、点心、枣糕等。供上全神像,各种禁忌就特别多。忌说不该说的话,忌孩子们指指点点,忌陌生人破门而入,忌打破盆碗,忌……直到三十晚上,小心翼翼把全神像焚化了,又称“发大纸”,这颗悬着的心才算安稳。用今天的话说,叫作拿钱找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