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凡遇到与皇帝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绝不直呼、直书其名,而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就叫做“避讳”。古代的避讳分为四类:一是避帝王,二是讳长官,三是避圣贤,四是讳长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来在古代,人们无法逃避各种突发事件或者祸患,他们认为那些在生前主宰过他们命运的人或是长辈,死后就会成为法力无边的神。他们相信神,并希望得到神的保护。所以,他们采用这种避讳名字的方式来取悦于鬼神,希望得到他们的庇护。
在帝制时代,人们印象中凡谈避讳,似乎主要指的是避讳帝王的名字,因为只有此类避讳是有普遍性的,任何人均须遵守,行文用语必须避忌,否则即违犯政令。借助于政治权威推行这种语言禁忌,目的其实也单纯,就是显示帝王的尊严和神圣不可侵犯,在语言中把他和其他人区别开来,让人们随时随地都笼罩在帝王威权的阴影之下,于潜移默化间造成人民的服从意识。
从秦始皇以来,为历朝历代皇帝避讳,方法也简单,就是他们的名字用过的字,不允许别人再用,也就是说,皇帝的名字用了这一个或这两个字,别人就无权使用了。如果使用,即犯禁。如若犯禁,则会对违反者不利,但历代的处分宽严不一,总之都不是太严厉。
只有一个极端,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那时,江西举人王锡侯编撰了一部字典,名为《字贯》,于乾隆四十二年遭人告发,竟因避讳上的犯禁被诛戮。乾隆皇帝为这事发布了杀气腾腾的上谕,可知在清朝避讳是多么紧要,而且是性命攸关了。
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伴君如伴虎,每一位皇帝,虽然说可能并不都是喜怒没有常理,但说不定都是有些阴晴不定的,所以有的大臣们不想要整天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所以才要告老还乡,回家里面好好的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