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像美女苗条的小腿,比较狭长,兼之山地广布,北有雄伟的阿尔卑斯山,中和南有亚平宁山,这些因素对总的气候类型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具体地方的气温与降水的影响却相当之大。也就是说,具体地方的气温与降水因地形的差异而变化复杂,其北部与南部、山地与平原、内陆与沿海、东岸与西岸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就拿1月的平均气温来说吧,在半岛南端和地中海岛屿可达10℃以上,波河平原却要低整整10℃。夏天各地都比较热,气温的地区差异相对比较小,除阿尔卑斯山区比较凉爽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都在24℃左右。
降水受地形的影响更加显著。我们在前面讲希腊时就已经说过,希腊品都斯山脉的东、西两边降水是很不一样的,西多于东。意大利也如此。总的来说是山地多于平原,西岸多于东岸。这是因为西风带来的潮湿空气往东吹时遇到山坡就顺坡而上,变成了雨水。到东边后自然就要少得多了,再顺坡而下到了平原就更少了,因为大部分已经降完了。
这样,阿尔卑斯山地和亚平宁山脉就成了两个多雨区,这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特别是西北部热那亚湾东岸亚平宁山脉西侧的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3000多毫米,是意大利最多雨的地区,同时这里也是全国最热的地方。阿尔卑斯山东侧的波河平原则是少雨区,年降水量通常只有几百毫米。
还有,由于海拔的关系,阿尔卑斯山和亚平宁山脉的一些高山峻岭上,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这道理大家都懂,在山区,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一般地讲,高度每升高300米,温度平均下降12℃。由于温度下降的关系,随之植被甚至气候类型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像咱们中国云贵高原的高山一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意大利的植被分布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是地区差异,二是海拔差异。
所谓地区差异就是南北东西各地区之间植被分布不一样,所谓海拔差异就是同一个地区,不同海拔之间的植被分布也不一样。
根据地区与海拔差异,意大利全国大体可以分为阿尔卑斯植被区、波河植被区和地中海一哑平宁植被区。
阿尔卑斯是高山区,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差异。800米以下的山麓地带是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有油橄榄、月桂等;往上到1800米左右是以山毛榉为多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再往上就是松树、杉树之类的针叶林了;针叶林之上是低矮的灌木林,例如杜鹃花等;灌木林之上是很少树木的高山草甸和牧场;到了终年积雪的山顶就只有各种苔藓、地衣等了。
渡河植被区的海岸地区过去一度长满了许多抗旱防潮的林地,大多是常绿乔木,后来这些地方不是变成了耕地就是退化成灌木林。
所谓地中海一亚平宁植被区以地中海型植物为主,沿海低地广泛分布着“马克西群落”,就是森林被砍伐后再生长的灌木林,中间也夹杂着一些杨梅和野生油橄榄等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