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民族风情 >

满族的饮食文化有何特点(2)

文章主题:民族风情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07 20:45:50

黏团子。满族冬季喜吃黏团子,黏团子又称“豆包”,是用大黄米面或小黄米面,包起大豆或小豆烀成的豆馅,成圆形豆包,包成后放在屋外仓房的缸中存放,吃时上锅蒸熟,用特制的饽饽板蘸水把黏团子从锅中取出,然后蘸糖或佐咸菜食用。因耐饿,所以外出或射猎都要带此做干粮。

驴打滚儿。把磨制好的大黄米面或小黄米面,和好揉成块,放锅里用清水煮熟,再把黄豆炒熟放在碾子上压成面,用此做补面,把煮熟的黄面团放在黄豆面中擀成薄饼,然后再撒入豆面,把饼片复卷成条,用薄刀切成长块,吃时味道黏香,又称“豆面卷子”。

黏火烧子。是用大黄米或小黄米磨成面,和成面团,把大豆或小豆烀熟捣成豆泥做馅,包好擀成小饼,放入油中炸熟,颜色金黄,味道油香。

白肉。血肠满族性营养猪,最喜吃猪肉,白肉血肠是满族的传统菜肴。白肉是选皮薄肉嫩的肥猪腰盘,切割成块,洗净下锅,用清水慢火煮,待肉煮熟,剔骨去皮,把肉切成薄薄的片,此即为白肉。用新鲜的猪血灌肠,肠分清血肠和混血肠,清血肠只用猪血加作料灌成,混血肠是在猪血中加入肉丁或淀粉。灌好后下锅煮熟,即成血肠,把血肠切成片,和白肉一起放入肉汤或鸡汤中,再放入东北特有的酸菜丝,煮熟后即为“白肉血肠”,白肉肥而不腻,入口滑润醇香,血肠软嫩,和白肉红白相间,真是色香味美,是满族的名菜。

酸菜粉条。东北天气寒冷,酸菜是满族冬天储菜的一大发明。我国是白菜的故乡,在西安半坡村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个陶罐里发现了白菜籽,由此可见,白菜在我国已经有六七千年的栽培史了。但东北冬天漫长,怎样保存白菜呢?其中一种方法就是用水腌渍,俗谓“渍酸菜”。因此酸菜粉条也就成了满族的传统名菜。做法是把酸菜片细细地切成酸菜丝,用白肉做汤,放入花椒、生姜、葱、蒜等作料,待汤沸时,把酸菜丝和粉丝下锅,炖得满室飘香,因为菜是酸菜,白肉香而不腻,因有白肉,酸菜也有一种特殊的爽口香味。

萨其马。是满族的著名糕点。民间传说这是一位满族的将军留下来的,因其好打猎,为携带方便,便制作这样一种糕点。其原料是以鸡蛋和白面做成细条,过油煎炸,再羼以蜂蜜、白糖及瓜子仁、金糕条,糕面撒上青红丝,其味香甜可口。

满汉全席。满族入关以后,学习和吸取了汉族传统的烹调技艺,遂形成了“满汉全席”。这是由满点和汉菜组成的名席,其名菜之多,美食之精,色形之美,原料之精,味道之鲜,堪称为美食佳肴的典范,达到了我国古代烹饪的顶点。

酸汤子。是满族夏天喜欢吃的一种食品。做法是把玉米面发酵成酸味,然后用手或特制的汤子套挤压成条,直接下入汤中。汤分清汤和混汤两种,清汤的汤条捞出后,再拌以蔬菜或作料,混汤则把汤条和汤混合盛出。也有用一种木制的床子,床子留有若干小孔,把发酵好的玉米面团放入木床中,挤压成条,直接下入汤中,酸汤子味酸甜,夏日吃起来特别爽口。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