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下面我们聊聊元宵节的起源与元宵的发明过程。
两千多年以前,我国汉朝的汉文帝,因为曾实行过“与民同乐”政策,被后人称为“开明君主”。他是周勃戡平“诸吕之乱"后上台的。戡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日。他就在每年这天的夜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叫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从此每逢这天晚上,百姓都要张灯结彩欢度元宵节。
到了宋朝,民间开始流行一种无宵节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肖”是同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