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民俗文化 >

旧时养育小孩的“跳墙”风俗(2)

文章主题:民俗文化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3-18 09:16:18

按旧例,小孩“跳墙”那天,家里要舍给庙里一头驴,或者请冥衣铺给糊一头纸驴,表示代替小孩今后给庙里出力,侍奉“三宝”,即佛、法、僧。还要做一套僧装,包括僧帽、僧鞋、僧袜,但并不给小孩穿上,而是摆在殿上,表示刚脱下来的。此外,还须买五十双筷子(共一百根)、新扫帚、新簸箕、新掸子各一件,摆在殿上备用。殿前,设一条板凳,上面搭着五尺红布,表示是寺庙的红墙。

仪式在僧众们用斋后开始。首先由家长带领小孩上殿设供焚香,给佛、师爷爷、师大爷、师父和师叔等依次叩首礼拜,师父即将原来所挂之“锁”上的三枚小铜(银)币用剪刀剪下,让小孩用新买来的扫帚、簸箕假装地打扫一下殿堂,无非是将供桌前地f的高香包装纸和香灰扫扫。然后,由两人扭起一块红布,让小孩披卜新做的僧袍,站在底下,面朝殿外。这时,师父便走过来,说道:“自小多灾害,父母担惊骇。自许入空门,全恁佛爷带。前殿不打扫,后殿不礼拜。脱下僧袍来,赶出山门外……”说着即将一百根筷子一齐撒手,落在小孩头顶的红布上,意为打了一百禅杖。简单的则不用红布,只是师父用戒尺一比画,就算打了。这时,小孩要马上将僧袍甩掉,跳过殿前代表庙墙的板凳,跑出一百步,不要回头。随后,僧众和居士们即齐声唪诵《消灾免难经》即《吉祥咒》。最后,由值堂和尚将香根请下来,有纸驴者当一并焚化,遂告礼成。

小孩从庙里“跳墙”跑出来,见着头一个澡堂子、理发馆,就要洗澡剃头,表示一切重新开始了。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