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当时孝文帝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后来,少林寺以武术精湛著名,并形成了中华武术中体系中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700种以上。
少林武术发源于嵩山少室山下丛林中的“少林寺”。相传著名的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修炼十年的漫长岁月中,言传身教创造了少林武功流派,而且使少林武功一开始就具备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内涵,具有修身养性,善化人性,清净无为的武德。
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也成为汉族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少林原有五大流派,有河南少林、福建少林、广东少林、峨嵋少林和武当少林,每派中又分许多小派和门别,派别实繁,从地域上又可分为北少林和南少林两大流派。
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门派。少林武功又是汉族武术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内涵、最具宗教文化底蕴、最具完整体系、最具权威性,又最具神秘感的中国武功流派,它无疑已成为汉族武术的主流学派。
少林武功并非一人所创,而是凝结了千百万人民的心血。少林武术在漫长岁月中由中华民族无数武林高手发展流传下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所以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少林武术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坚持“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无恒心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刁滑者不传;骨柔质钝者不传;拳脚把式花架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为少林武术的流传保证了最纯正崇高的敬意。
少林寺不少武僧在出家之前就精通武术,不少武艺高强的人士不满封建制度,看破红尘,削发为僧,成为僧兵队伍的骨干。因此,少林武术能够博采百家,在吸收各家武艺之长后,又逐步发展成为包括有马战、步战、轻功、气功、徒手以及各种器械等许多种套路的武术流派,后代弟子结合中华民族固有之武技精华,融会贯通,发展充实成为名扬中外的少林武功。
少林武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作为一种人体形态文化或是作为健身、御敌、竞技,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