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县南峪村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都有布置万字转灯的习俗。灯场按“卐”图案布置,有数十个篮球场大小。“卐”源出佛教,在我国民间演变成一种吉祥图案,当地人称此灯场为万字转灯。
灯场由410根莲花灯杆组成,场地大还可增加杆数,灯杆用数根高粱或玉黍秸绑扎而成,高1.5米,外糊彩纸,杆的顶端垛一个泥窝窝,放上灯盏,罩上用粉红纸糊成的莲花形灯罩,灯盏燃香油,风吹不熄,雪打不灭。1990年起改用蜡烛,杆与杆之间相隔1米,用绳子连结,转灯人不能越过连接绳。行与行之间是通道,能并行两三人;灯场纵横成行,整看成方;入有人口,出有出口,转遍整个灯场也不会走一步重路。
灯场的出入口处各搭一高大彩门,饰以松柏枝,悬灯结彩,横匾上大书“万字转灯庆丰收花会”。两边楹柱上张贴巨幅楹联。
南峪灯场设在村东,南边山头上有座寺庙,从灯场到寺庙之间的路边,用莲花灯相连。黄昏来临时,灯场一片通明,远看,莲花灯沿着山路蜿蜒起伏,绵延数华里,就像一条舞动的火龙。其时,妇女儿童们便开始逛灯,但这只是前奏。
每年转灯前,都要下请帖邀请外村的高跷队、旱船队、舞狮队等前来转灯助兴。本村的寸跷队、龙灯队则三个晚上都转灯场。夜幕降临时,周围数十个村庄的村民簇拥着花会队集中在村南,等候入村。村中设有全神牌位,外村的花会会头先要在全神牌位前上供祭拜。待一切就绪后,将花会队伍带进村里。花会一动,就鸣放三眼铳。
南峪村街中央有一棵千年古槐,一道道花会在树下表演。一道花会表演完毕,便奔向灯场,下一道花会队接着表演。花会队伍进入灯场,边表演边逛灯。待花会队伍转出灯场之后,各村村民便成双结对、整家整户地开始转灯。每晚都通宵达旦,逛灯者达数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