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历史的文化积淀

文章主题:人文地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9 14:45:47

《史记•封禅书》以为“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西周时,周人克殷后七年开始兴建洛邑。洛阳是周朝统治东方的一个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之后又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粱和后唐等八个王朝建都,素有“九朝古都”之称。

周代,周公制礼作乐,乐有“房中”、“雅”、“颂”之别,舞有“大武”、“象”之别。唐时,音乐、舞蹈、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达到鼎盛。特别是唐玄宗深谙音律,作曲制谱,丝竹管弦,无所不能,建立“梨园戏院”,以教“梨园弟子”。

明清以后,洛阳艺人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剧种在板腔、曲式等方面有不少长处,创造了以低声、婉转唱腔为特点的豫西班子。

洛阳文学名人荟萃。班固的《汉书》、张衡的《二京赋》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曹植的《洛神赋》美轮美奂,左思的《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也先后会集洛阳,均留下不朽篇章。宜阳李贺诗作想象奇伟瑰丽,在诗坛自成一家。宋程颢、程颐在嵩县著书立说。

文学上,新安县人李禄园创作长篇小说《歧路灯》,时人评价“是清代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之后的又一部巨著,手笔逊于曹雪芹,视之敬梓则伯仲之间”;李犟以小说《不能走那条路》驰名,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获茅盾文学奖。

洛阳的书画艺术,也是精品纷呈。东汉蔡邑书写的《汉石经》,北魏留下的《拟山园帖》,以及新安的“千唐志”所陈作品,都是中原书法珍品。

洛阳豫剧,在当代以马金风、李金枝、陈淑敏为代表。马金凤唱腔浑厚、刚健,表演朴实、诙谐,在豫西极有影响。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