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出人头地”出自北宋欧阳修《与梅尧臣书》,意思是形容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
科举制度自从隋唐时期建立以来,逐渐成为后世选拔人才的重要方法。北宋嘉佑二年,朝廷组织科举考试,全国各地的学子们得知消息后,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千里迢迢赶往京城。这其中也包括来自四川的年轻学子苏轼。
此次担任科举考试主考官的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考试结束后,由主考官和其他考官对考生的答卷进行审阅。在阅卷过程中,欧阳修读到一篇极富文采的文章,便被其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他心目中,第一名非这篇文章莫属。拿给其他考官看,大家也都一致认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欧阳修觉得这篇文章的风格和他的学生曾巩的文章很相似,虽然他十分喜欢这篇文章,但是他担任此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为了避免被人误认为有偏袒学生的嫌疑,就只得将这份答卷定为第二名。
根据当时的礼节,考中的考生都要到主考官家里去拜谢主考官,并结成师生之谊,以利于仕途的发展。一天,榜上有名的考生都去拜谢欧阳修,当介绍考中第二名的考生时,欧阳修发现自己搞错了,被自己定为第二名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学生曾巩,而是当时还籍籍无名的苏轼。
欧阳修很欣赏苏轼,他在写给梅尧臣的信中说:“苏轼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出人头地的近义词
卓尔不群 鹤立鸡群 高人一等 头角峥嵘 出类拔萃 头角崭然 出头露面 出一头地 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