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社会百科 >

西欧地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文章主题:社会百科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3-06 16:26:29

西欧地区在欧亚大陆的西岸,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形成西风带气流。墨西哥湾的暖流带来热量和降水,使欧洲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其降雨量不仅比同纬度的东岸高,而且各月降水量分配亦较均匀。这种气候对西欧的农业活动十分有利。

首先,这里的雨水充足;其次,冬季温度不太低,可保证作物能顺利地度过低温期;第三,植物的生长季较长,可保证作物的成熟与草类的长期生长。但是,在土壤方面的条件则没有气候条件那么优越。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欧洲北部被大陆冰川所覆盖,中部则属冰川边缘地带。冰川退出以后,留下的地面物质属冰渍层与冰川沉积物,上面生长的森林,北部为针阔混交林,南部为阔叶林。林下的土壤则北部属生草灰化土,南部属棕色森林土。从成土母质与土壤来说,肥力不太高,从而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西欧地区在农业发展初期,为了维持农业耕作的收益,采取二圃或三圃制的办法。每年使1/2或1/3的农田休闲,使其自然生草,以增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同时又可促进土壤中团粒结构,以便恢复地力再进行耕种。这样,除种植作物的农田以外,还出现了大片长满草的农田,这就为饲养食草动物提供了条件。

因此,生草过程便从单纯的恢复地力转向既恢复地力又提供饲草的双重作用。文艺复兴后,推广人工种植苜蓿和块根作物,从而形成了轮作制。原来饲养的食草动物以羊为主,少数为牛、猪。但猪饲料是阔叶林中的橡实。随着农田的扩大、森林的减少,猪的比例越来越少。到了工业社会时期,农业得到发展,优良的牧草与饲料增加,养牛代替了养羊,牛肉和牛奶便成为西欧甚至整个欧洲居民的重要食品。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