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藏族牧民过着“逐水草而牧”的生活。其民居多为随时可搬动的各种帐篷。做帐篷的材料用牛毛纺线织成。随着农业生产在一些海拔较低,气候湿润温暖地区的发展,一些地区的牧民便逐渐定居下来,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这个定居点既作为整个部落的农业生产基地,也作为四季牧场中的“冬窝子”。
大约在明末清初,出现了“马康”民居形式。所谓的“马康”,是一种半地穴形如碉堡式的土木结构平顶建筑,典型的马康面阔四间,9.3米,进深二间,6.6米。内部是土木结构,以木柱支撑。
马康内由两部分组成,左侧用木板隔有面宽一间,进深二间的马厩,其余右侧部分,则为宽敞的主人居室。室内右上角为一占地面宽二间,进深一间的大“连锅炕”,即:锅灶和暖炕相连接,中间和锅灶毗连部分用50厘米高的木制平台隔开。做饭煮茶,烟火穿炕而过,既可炊事又能达到暖炕的目的。居室内四壁、天棚、地面皆用木板镶装。四面板壁中还镶装了盛装粮食的躲柜,装衣服杂物的橱柜及碗架等。在高堂板壁之上镶装神龛。
马康四周不开窗,只在前面厚墙左侧开有一个宽约1米,高约2米的小门。居室内开有两个直通屋脊的天窗,供通烟,透气,采光之用。林区或临近林区的马康,有“外不见木,内不见土”之说。
随着社会的变化,藏民对马康进行了改造。他们紧贴马康续建了土木结构的二层平顶楼房及楼下前院畜圈。典型的二层平顶楼房,每层高度一般在2.4米左右,这个高度恰好与马康高度相等,楼房面宽也与马康面宽相同。
修建时,楼房紧贴马康,即马康的前墙用作楼房后墙,楼房与马康相互连接。续建二层平顶楼房比较简陋。楼上住人,楼底及楼底前院所修的平房做畜圈。楼上由堂屋、厢房若干间组成。家人分居各室。楼房前檐门面一般有木板装成,并在上面装置了方形花格小窗棂。靠边的堂屋向外突出一间,与之紧连的一间,修有占地两间的大“连锅炕”。堂屋天棚、地面、四壁镶装有木板,后板壁上也镶装了供佛的佛龛及碗柜,其余房间一般不镶装木板。一家人的活动,夏季多在楼房,冬季仍住马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