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淹没又复出的明祖陵简介(2)

文章主题:名胜古迹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0 11:28:16

据史籍记载,明祖陵原来规模较大,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曾建享殿、配殿、石像生多种。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又增建了厨房、宰牲亭、井亭、库房、朝房、具服殿、奉祠衙、棂星门、更房、磨房、下马桥、祖陵城墙等建筑物。陵区内还曾植松柏7万余株,气势十分雄伟。其中棂星门后面的陵门、享殿等建筑形式为新创,而棂星门以前的神道两侧的石像生等物,则仿自唐宋山陵。

明祖陵的神道石刻,据专家考证制作时间为明嘉靖十二年至十六年间(公元1533—1537年)。现存石刻共21对,分两行相对排列,计有:麒麟2对,狮子6对,华表2对,马2对,拉马官1对,文官5对,武将2对,内官2对,另有石柱础30余个。石刻重量从数吨到数十吨不等。经过多次整修,明祖陵石刻已整整齐齐地屹立于神道两旁,这些石刻雕刻艺术高超,造型优美。其中石麒麟,高2.51米,长3.12米,宽0.82米,雕刻得雄伟健壮,栩栩如生,比明代其它诸陵前的麒麟更为生动。石刻的文臣武将均高3米有余。其中文官头戴乌纱,身穿蟒袍,腰扎玉带,脚登朝靴,胡须垂胸。双手叩在胸前,低眉顺眼,脸上一副肃穆恭敬的表情。武将则顶盔贯甲,拄剑而立,显得挺拔威严。这些石刻是明代早期陵墓石刻的典型,雕刻细致,线条流畅,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