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方每年都会发生几次台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那么,你知道台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成台风需要有高温、高湿和空气漩涡等条件。北半球热带洋面上,特别是5-10月,在阳光照耀下海水温度常常超过26-27℃,具备了高温高湿的条件,此时如果海面蒸腾的水汽和空气产生辐合上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促进气流继续上升,就会产生空气漩涡,如果有进一步的水汽和热量补充,就会变大发展成热带气旋,发展成台风,然后在大气环流的引导下移动。所以台风一般在热带有辐合的地区生成。
每次台风来临人们都会耳闻目睹其疾风暴雨、排山倒海的威力,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研究表明一个成熟的台风24小时落下的雨有200亿吨,这些由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雨水,在凝结时释放了大量的热量,平均每秒钟释放的热量相当于6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一天释放的热量转换成电能可供美国全国用半年,所以台风的能量是巨大的。
西方是以人名来命名台风的,我国则对台风实行编号命名,如8706号台风,表示1987年第6号台风。给台风起名是为了便于人们称呼、记忆(因为有时海上会同时出现几个台风),还有利于统一、识别。对造成巨大影响的台风,将永久保留该台风的名称,另起新名字进入记录列表。
台风生成后,会在大气环流的引导下发生移动,从它开始移动直至消亡所经过的路线就叫移动路径。
台风的移动路径有一定的规律。7—9月在我国登陆的台风最多,主要登陆地点在广东汕头到浙江南部一带居多。一般对我国有影响的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有三条:
1、西进型:菲律宾以东洋面一南海一海南岛一越南。
2、登陆型:菲律宾以东洋面一台湾一我国东南沿海登陆。
3、转向型:菲律宾以东洋面一台湾以东洋面转向一韩国、日本。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剧烈旋转的大气漩涡,它的直径有几百到上千千米,垂直高度可达对流层顶。世界气象组织和我国规定:气旋底层中心附近风力小于8级的称为热带低压、8-9级的称为热带风暴、10-1l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12-13级称为台风、14-15级称为强台风、16级以上称为超强台风。
在南亚和美国、加勒比海地区,台风被称为飓风。太平洋西北部即菲律宾以东洋面是全球热带气旋发生最多的地方。我国是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常年有7-9个热带气旋在沿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