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水学上,我们对于地质的描述,主要用龙脉等专业词语。龙脉,指的就是山脉。在相传为三国时期魏国的管辂所著的风水学名著《管氏地理指蒙》中,我们可以看到“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据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推断,大概是晚唐时期的人写的,也就是大约公元800年前后才有了这本书。即使这样,到现在,这本书也已经有了1200多年的历史。)
风水学上的龙脉是很讲究的,和研究山脉的走向等完全不是一个研究方向。风水学上的龙脉,注重的是龙脉的形成和发展,走势,实际上只是顺势关注一下。
之所以龙脉的形成和发展要比走向重要,是因为龙脉的形成和发展,决定着龙脉的性质。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山,在很早以前可能不是山,可能是平原,也可能是一片海。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贝壳等化石,就可以说明世界最高峰所在的山脉,在很早以前是一片海。
龙脉形成的时间,龙脉形成的原因,龙脉以后的走向,都影响着龙脉的优劣。
一般来说,龙脉的形体越是庞大,形成的时间就越早,在地质上的构造就会越稳定。不过,这种稳定只是相对的。
考察龙脉,不单单要看龙脉形成的时间,而且还要看龙脉的变化。比如说,一个山脉至今还在每年往上升,海拔高度每年都在变化,也不能说这就是一条好的龙脉。从山脉的海拔高度每年都在增长,可以看出来的是,这条山脉处在一个地质构造带上,地质活动一定比别的地方频繁,地质构造一定不会太稳定。
比如说,喜马拉雅就是这样的山脉。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喜马拉雅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交界的地带,并且是由这两大板块碰撞形成。从今天的观察来看,印度板块每年都在以不低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运动,推挤着喜马拉雅每年小幅度的增高。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喜马拉雅山脉处在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在这个地震带上,地震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且,在这一带发生地震的频率、强度,都要远远大于非地震带的地区。
没有人会认为处在地震危险中的龙脉是一条好龙脉吧,不管这条龙脉的其他条件多么好,这样一条因素就可以让我们将这条龙脉从我们的计划中永远地划去。
其实这就是地质活动断层带的活动方式,其表现就是强烈地震,也可以表现为缓慢的相对升降运动。比如,我国营口一郯城一庐江大断裂带,全长2000公里以上,是我国东部历史最长,而现今仍在活动的大断层带。它的活动方式以挤压扭动为主要特征,在历史上曾发过多次大地震。如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和1978年唐山7.8级地震,均与该断层带的活动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