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尽管相声艺人供奉的祖师是汉代的东方朔,但这个曲种的真正形成和发展却是在清代,一般认为形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
相声在形成过程中相声广泛吸取了口技、评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来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新中国成立后除了继续发扬讽刺传统,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
相声虽兴起于北京,但作为码头城市的天津,离北京近在咫尺,成为相声演员必到之地,而且逐渐形成一个新段子必先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才能进京演出的局面。
许多著名的相声演员都是在天津演出多年,成名后才走向全国的,侯宝林、张寿臣、郭荣起莫不如此。马三立先生也是在天津成名的。
除此之外还有常连安、常宝廷、白全福、苏文茂、高英培、范振玉等。所以,天津虽然不是相声的故乡,但的确是培育相声成长发展的一块沃土。
现在不少茶馆每天都有相声表演,晚上的演出更是座无虚席。观众们一边喝着清茶,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相声,还不时为精彩的包袱喝彩鼓掌。有些名气的相声演员一晚要赶三四个场,忙得不亦乐乎。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下属的哈哈笑相声艺术团演出更是十分火爆,每周演出10多场。天津市民喜爱相声,相声也为天津市民带来了欢乐与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