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是蟋蟀的俗称。蛐蛐有两种玩法,一种是听其鸣叫,一种是观其咬斗。善叫的蛐蛐不善斗,善斗的蛐蛐不善叫,二者习性不同,所以养法也不一样。鸣叫的蛐蛐一般养在笼或葫芦罐里,咬斗的蛐蛐一般养在陶瓷罐里。
斗蛐蛐游戏始于唐代天宝年间,宋代开始盛行。清乾嘉时期,斗蛐蛐在天津已经蔚然成风。每年中秋节前后,经常有一批好逗蛐蛐之人到郊外野洼地如大觉庵、姜家井、海光寺外、梁家园(今大营门一带)、小孙庄(第二工人文化宫一带)捉蛐蛐,从傍晚到天明提灯寻声捕捉,以求厚利,如果捉到一只“大红头”,可以卖出几百两银子的好价钱。
玩蛐蛐的多为有钱人。据说长芦盐商子弟养蛐蛐最考究,盆罐、工具、虫食都是要在“谱”的,而且要在行的饲养佣人和懂蛐蛐谱的清客追随左右。一个秋天,就要在蛐蛐身上花掉几千甚至几万两银子。
斗蛐蛐之前主人各自拿出精心调养得精神十足、蓄势待发的蛐蛐,小心翼翼地放于各自手中,让蛐蛐从左手走到右手,又从右手走到左手,如此走上几趟,谓之“遛”。然后由负责裁决的人将这两只蛐蛐放到一只斗盆中,叫“下圈”,让它们相互撕咬。
好斗的蛐蛐一见到对手就猛扑过去,全力撕咬。也有不想斗的蛐蛐,这时就会用一根儿马尾须拨弄蛐蛐的头须或尾部来激怒它,挑起斗性,从而使两只蛐蛐咬斗到一起。
厉害的蛐蛐往往把对方咬得四处奔跑逃避,甚至跳出“斗场”,狼狈落败。得胜的蛐蛐则抖动翅膀,并得意地发出“得儿,得儿”的叫声,俗称“叫铃儿”,以欢庆它的旗开得胜。再看两位斗蛐蛐的人,一个志得意满,一个则垂头丧气,还要赔上一笔赌资。那真是胜者王侯败者贼!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以后,袁世凯取缔锅伙(天津特有的流氓黑社会组织)后,带有赌博性质的斗蛐蛐活动逐渐消失,但作为民众的一种娱乐却一直存在。现在多为中老年人以此消遣,但也有一些精于此道者把养蛐蛐当作致富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