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在其小说《草原》中通过“三个脑筋”的描述,提出了实践出真知这个重大的问题。
在《草原》这部小说中,叶戈鲁什卡要到远方上中学,跟随卖羊毛的马车同去。马车夫知道叶戈鲁什卡要上中学后,很是羡慕,告诉叶戈鲁什卡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才能聪明。而聪明人有三个脑筋,一个脑筋是天生就有的,另一个脑筋是念书得来的,再一个是从好生活里来的。
在这里,契诃夫实际是通过马车夫对教育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人的成才不仅要有先天的素质,那仅是“一个脑筋”,更要后天的念书学习和社会实践。仅仅念书学习而不进入社会,充其量也只有“两个脑筋”。只有投身到生活之中,即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才可能达到有“三个脑筋”的完美境界。
事实也证明契诃夫的说法是对的。对仅有“一个脑筋”的人,要能生存都是问题。对有“两个脑筋”的人,要发展是不可能的。
战国时候赵国的赵括,三国时丢了街亭的马谡,尽管熟读兵书,可从未实践过,也就是说,只有“两个脑筋”。然而他们都自认为了不起,结果带兵打仗,败得一塌糊涂,留下“纸上谈兵”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两个典故。
电影《刘三姐》中那酸溜溜的陶秀才、李秀才和罗秀才也是只有“两个脑筋”,凡事“抬本本来”的典型:他们认为自己饱读诗书,结果却在社会实践(和刘三姐对歌)中败下阵来。
《儒林外史》中的许多腐儒,他们也只有“两个脑筋”,因此说话文绉绉、酸溜溜,做事不近人情。有人听到女儿守节自杀时,竟高兴得跳起来,连叫:“死得好,死得好”。这一方面是封建礼教的毒害,另一方面说明只有“两个脑筋”的可悲。也正是如此,陆游才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事非经过不知难”。
只有投身到生活之中,即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才可能达到有“三个脑筋”的完美境界是被很多事实证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