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敬业,有的人不敬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敬业一般有以下原因:
一是对真理探索的痴迷。英国科学家牛顿忘记吃饭,瑞典科学家舍勒忘记结婚,是因为他们对真理探索的痴迷。因为提出“用进废退,适者生存”而被恩格斯评价为:“拉马克关于物种起源的主张,好像是真正先知者的‘预知’一样”的法国科学家拉马克在双目失明后,由他口述,让女儿代他执笔写成《无脊椎动物志》,是因为他对真理探索的痴迷。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西班牙医生,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然科学家,血液肺循环的发现者塞尔维等都因为坚持真理,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而烧死,也是由于他们对真理探索的痴迷。
二是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就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把工作当成自己离不开的生活的一部分,就会敬业,就会感到时间不够用,也就会为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如果觉得工作没有意义,就会消极怠工混日子,上班就会感到“太长的日子太高的天,望穿双眼天不晚”。
三是获得报酬的希望。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而纷纷各奔东西。
四是赢得尊重的动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赢得尊重是比较高的需求层次,这就是俗话说的“人要脸,树要皮”人们常说:“为利忙,为名忙”。显然,“为利忙”是为了获得报酬,“为名忙”就是为了赢得尊重。得到别人的尊重也是敬业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的文化中,敬业的人是会得到人们尊重的,而不敬业的人是会受人鄙视的。诸葛亮因为敬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原谅了他在培养接班人方面不得力的缺点和不采用魏延从子午谷出奇兵,直捣曹操老巢的建议的过分谨慎,往往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来为他辩护。反之,对不敬业的人,人们往往鄙视,甚至用语言来挖苦。说他们“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自由散漫”“混世魔王”“吃要吃油炒,干要干轻巧”“像猪一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