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代害羞或胆怯的性格倾向,不仅有可能延续到较大的年岁,而且有可能抟久地影响到他们进行职业选择、教育子女的方式的成年行为。
在人际交往方面一个“紧张不安”类型的人,比起“镇静自若”类型的人来,社交能力要差得多。
研究结果表明:10%到15%的美国儿童在遇到陌生人或不速之客时,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羞怯感”或“受压抑感”;其中1/3左右的儿童是由于生物学上的缺陷,而有“先天性”的羞怯感。
当然,所谓“先天性”的羞怯感这种说法能否成立,在性格心理学上还有争议。但是大家根据平日的观察和接触,由于先天遗传的影而形成羞怯性格的人,毕竟是极少、极少,不能把占1/3左右的结论,扩展到整个社会人群的比率。
而且,即或是生来显著地表现为害羞胆怯性格的孩子,在他后来的长期适应社会文化要求过程中,也必定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的定型化,主要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羞怯心理不能算作是健康的心理,因为羞怯有碍于更好地逅应现实社会,对人际交往、选择职业等都很不利。
有些人生来就表现为比较强烈的羞怯倾向,但却不能说羞怯是先天遗传的。所谓“先天性”的着怯,固然有一定的生物因子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后天的家庭教育影响,以及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
因此,固然应该追忆一下自已幼年时代的经历,正视这一既往的历史影响;但是,往者逝矣,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就应更加努力的培养自已独立生活的能力,多经风雨见世面,多在生活的实践中锤打锻炼,应该主动地多创造条件,改变自已过于拘谨、胆怯和羞涩的性格,不要对紧张过于敏感。
从心理健康学上看,羞怯的一些行为表现,是属于一种消极性的心理上的自我防御。有羞怯性格倾向的人,往往使用退缩、回避、离群、依赖等等行动策略,来减轻心理紧张。
为了克服这样消极的自我逃避式的心理防御,采取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自我防御方法。
积极的补偿方法。那就是依靠个人的艰苦努力,改变所存在的弱点,补偿某方面的缺点,转弱为强、转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