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以“阴阳”解说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一种学说派别。据现存史料记载,最早使用阴阳解说事物运动变化的是西周末年的思想家伯阳父,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邹衍。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的概括,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它最初指的是日光向背,后来在《易经》中被做了哲学概括,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面形成的,并由阴阳的对立斗争而形成事物的运动变化。
西周的伯阳父用阴阳解说地震。邹衍则用它来解说王朝的更替,并把阴阳和五行两个哲学概念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他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性能的相生相克体现着阴阳两个方面的相反相成,由此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王朝的更替。
一般说来,战国时期的阴阳学说,一半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观察的基础上,反映出一定的科学认识,一半是出于神秘的推测,结合着巫术,将其与人的吉凶祸福联系起来,成为妄说。
阴阳家的著作,现在已大都湮没不存,仅在《管子》、《吕氏春秋》、《礼记》等书中,保留了《四时》、《轻重己》、《五行》、《水地》、《度地》、《月令》等篇。阴阳家中集大成者邹衍的著作也大都流失了,但他的一些言论却散见于《史记》等典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