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如带,五岳俱朝,燕赵的地理非同寻常

文章主题:人文地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2-23 13:08:12

燕赵地区尤其是北京在战略上显得非常重要,古代的军事地理察家们称这里的地理是:地势雄要,山川巩固,内跨中原,外控朔漠,水甘土厚,物产丰富,以扼制天下。文治武功卓越的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打算建一个新都。但他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约20里)、大都(北京)之间拿不定主意,僧人出身的刘秉忠和蒙古贵族巴图鲁就劝告说:“幽燕之地,形势雄要,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大王若欲经营天下非燕不可”。于是忽必烈便选择了大都作为都城。

燕赵地势开阔,沃野千里,兼有三面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而在汉代之前,北中国的第一大水脉黄河流向比现在靠北,那时的黄河绕太行山流经燕赵大平原,最后在碣石山一带入海。于是黄河一方面成为燕赵战略上南部的天堑,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经济富庶的最重要水源保证。

燕赵对于整个北中国的战略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打起仗来一旦守不住北部和西部的军事屏障,那么整个黄河流域就很容易沦入北来之敌的手中。楚汉相争的时候,如果赵王听信了李左车奇袭韩信粮道的计谋,那么在著名的井陉之战中,韩信的军队必然在险要的井陉口遭到失败,那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家名句也就成为赵括式的“纸上谈兵”了。

同样,如果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刘宗敏、牛金星等人的行为稍微收敛一些,不致于惹得已经答应投降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迎接清军,满清人强大的八旗骑兵是否能入主中原还尚未可知。

唐五代以后,古时被誉为“黄河如带,五岳俱朝”的燕赵之地尽管失去了经济的重心地位,但它仍然是全国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地区,这种政治和军事上领袖全国位置从未丧失,相反,从金贞元年(1153年)起,它就一直是金、元、明、清和新中国首都的所在地,前后历时长达八百年之久。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