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民谣:“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文者,言一代文宗纪晓岗,清乾隆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武者,言沧州为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也;国宝指沧州铁狮,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祖,即盘古,天上的神,地上的人,都来自盘古,而盘古遗址就在今沧州市所属的青县境内。沧州人常以此而自豪。
青县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盘古”,村西有座盘古庙。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在这里发现了盘古墓。大禹对开天辟地的盘古氏特别崇敬,是盘古把混沌的宇宙分开,不然,女娲捏了泥人也没处放。
大禹为感谢盘古造福于人类,首先把盘墓修好,又给盘古修了享堂祭殿,然后留下200户人家,100户守墓,100户看殿。人们把看殿的这100户人家叫大盘古村,那100户守墓的人家叫小盘古村。
那么,盘古为什么选择此处定居呢?民间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后曾漫游天下,至青县时,见天悬日月星辰,地缀水陆山川,又见这里高岗松柏河边柳,平地瓜果兼五谷,百花争艳蜂蝶舞,鸟唱高枝鱼浮游,可谓草肥水美,木秀花香,于是便择此定居。
盘古氏的后裔不仅在这里修建了盘古墓、盘古里 (村),还修建了盘古沟、盘古港等。《明一统志》载,盘古沟东流入御河,虽旱不竭;青县南十五里有盘古沟,深三丈,东流入卫水济运。
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当年的盘古庙状似北京故宫三殿,石、砖、木结构,琉璃瓦封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360天;台阶18登,为18层地狱之说;飞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橡头系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所谓“风摇铃响天动乐,光照殿顶地生辉”之说。殿内有身披树叶,手托日月的铁铸涂金盘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南海观音像,股坐莲盆,金童玉女立两侧。后殿设老君、孔子、龙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欢树两株,殿后铁磬悬于古槐。
可惜,雄伟壮观的盘古庙毁于1947年战火,盘古庙会也随之而终。前年,当地人民群众又自发组织起来修复盘古胜迹,土山似的盘古墓前又耸立起三米多高的崭新墓碑,朝圣拜祖的人流和各界知名人士,闻讯后开始从海内外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