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谚语有无科学道理(2)

文章主题:人文地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8-01 18:12:05

还有一条天气谚语叫做“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这是说,若天空出现一片棋盘格子般的云块,那么天气将是晴好,日照强烈,把谷子晒在地上,不翻动也能把谷子晒干。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大气中存在空气密度和气流速度不同的界面时,便会引起波动。此时,处于波峰的空气上升,可能冷却成云;处于波谷的空气下沉.则无云生成。这样,会形成一列列平行排列的云条。如果有两个波动方向,那么新产生的波动便会叠加在原来的波动之上,从而形成一种类似棋盘格子的云块。在气象学上,我们把这种云叫做波状云。

如果大气层下层不稳定,而上层很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于波状云的形成。因为空气上下层均稳定,不利于波动的形成。如果空气上下层均不稳定,则产生的不是波动,而是对流。而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的空气层,既保证受扰动的空气有一定的垂直运动,又不至于发展成对流。由此可见,波状云的产生,往往预示着大气层的上层很稳定,故多晴好天气。

‘但是,有时候波状云与大片的层状云连在一起,则表明将有风雨来临。因为层状云的出现往往是锋面即将移来的前兆。所以也有农谚说:“鱼鳞夭,不雨也风颠。”因此,当天空出现波状云时,还需留意它是否与层状云连成一片,必要时还要看天气形势图,看看是否有锋面移来。这样,我们才能把此后几天的天气准确预报。

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叫做“露重见晴天”,意思是说若清早露多,往往预示着白天晴朗。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在秋冬季节的夜晚或清早,我们有时会看到树叶上有一些小水珠,这就是露。有诗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露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汽。而且,空气温度越高,含有水汽量越大;反之,含有水汽量越少。在夜间和日出之前,空气的温度比较低。这时候,若空气比较潮湿,加之降温使空气包含水汽的能力降低,其中一部分水汽就会在树叶、屋顶等地物之上凝结成水滴,从而形成了露。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