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和节这个词很少听到了,但这个节日其实人们还是要过的。中和节是什么节日呢?
中和节就是农历二月初二,农村人的说法叫“二月二”。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789年)所制定的,又名二月二日“龙抬头”。本来是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二日。
由于农历二月初二是传说中的“龙抬头”(又称春龙节、青龙节)的日子,所以中国民间常常将“中和节”与“龙抬头”合为一个节日。寓意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雨水天气也将增多。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这些记载表明,中和节是从唐德宗时期确认的。但是,中和节有些活动内容却非自唐代始,如周朝就有春分时去东郊祭日,秋分时去西郊祭月的习俗。太阳糕来源也较早,一直沿用到隋唐。唐德宗时,从春分活动中吸取了祭日的内容,充实了中和节,于是中和节与春分混而难分。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